HOME> 世界杯女排决赛> 如何客观全面评价一个人

如何客观全面评价一个人

2025-07-15 11:20:05     世界杯女排决赛    

但这样会有个很大的问题,一旦遇到事情时就可能显现出矛盾来。外貌才艺和所谓的善良性格对解决问题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我个人在评价人时把这四类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

评价朋友时:靠谱>性格>办事能力>外貌才艺;

评价同事时:靠谱>办事能力>性格>外貌才艺;

我们往往要评价一个人不是为了评价他而评价他,一般都是围绕在3个纬度在说:和这个人相处会不会开心;和这个人共事能不能把事干成;能不能把事情或自己托付给他。简而言之为:相处、共事、能托付。

一、相处

一般来说我们在接近一个人时第一反应是此人好不好相处,外向活泼的还是严肃难亲近的。这个是最容易判别的,而且也许是我们内心深处需要判断其是否容易相处的缘故。

判断一个人好不好相处,往往会考虑其性格和三观两方面。

1.性格

很多人去评价一人的性格只会说他对自己好不好、他脾气好不好。如果只是浅层交往还行,但要是到情侣间的级别却是极其不够的。就我自己而言,我特别看重一个人是否宽容以及是否热爱生活。我特别不喜欢一个人抱怨、以及别人做错事时过于严厉的指责。所以我的朋友基本都是一些性格温和之人。

自己在考虑伴侣时一定要去考虑清楚自己希望另一半能具备什么特质:比如你要是看不惯一个人办事拖拖拉拉,就应该找那种雷厉风行之人;你要是不喜欢别人优柔寡断,就应该找那种果断之人。

性格大多有一利必有一弊,中和型的性格比极端型性格要好。这才是中庸之道的真正意义之一。

2.三观

主要涉及到三观不正与三观不合两方面。

如何评价一个人三观正否?我觉得其执有的的观念一定要恪守三个下限:

1)不伤害别人;

2)自己能做到自己对别人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如果世上所有人都按其观念去做、社会能否长期良好的运行下去。(社会整体的运行规律是从相对不合理向相对合理状态过渡的,不合理的事情与观念是无法长期存在的。)

凡是不能满足这三点的,基本都是三观不正的观念。对于那些三观不正的观念,我们要抵制;对于那些三观不正的人我们要远离。

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很难见到那些纯粹的大坏蛋,倒是那些打着正义幌子的卑鄙之人居多。下面列举些常见的三观有问题但伪装得难以让人察觉的现象、有的说不定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不合理性获取:期望他人为自己付出(有些人为别人付出了一点东西就会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对等的。付出和收获完全应出于各人主动,一个人只要是认可某事物、一定主动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一旦出现自己希望别人付出,那么要么是该人对你认可不够;要么就是自己过渡索取了。而知道别人对自己认可不足自己还不把握好距离,这就已经是自己在过渡索取的一种表现形式了。这都或多或少在说一件事:你们不适合深度交往。);

对他人造成恶性影响:比如舆论攻击等;

不宽容性正义:和别人意见不一就谴责攻击;受害人必有罪定律;

无敬畏心:虐待动物和他人、故意破坏公共资源等;

对平常生活中遇到那些我们感知不舒适的事一定要深度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要学会见微知著,很多事情就掩藏在一件件小事上。一个人要是在路上无缘无故踢了一只猫,那就很难说他心地善良了。还有一个底线很低的人不能因为现在对自己好就认为他是个好人,还把自己交给他。也许他现在喜欢你、认可你,就不对你作恶,一旦他不喜欢你了呢?评价人要对事不对人。

很多人喜欢拿三观不合来说事,在我看来没有三观不合这回事,除非是对方三观不正,否则只是你不愿去理解宽容接纳对方的三观而已。

二、做事能力

关于共事能力这块

想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做好,中间各环节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不要简单的说一个人办事能力强不强,而应该更多地想想其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其规划能力如何?表达能力如何?执着性如何?随机应变能力如何?……

短时间内估计我们也不能看到别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就抓住一个核心就好:在事情遇到阻扰时,从他的应对上来看他是否有能力推动事情进一步往下走。

与其共事时,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缺点,充分发挥其优点即可。让深谋远虑的人做规划,让雷厉风行的人做执行。思维活跃的人适合创新、想解决方法,隐忍沉默的人比较坚韧执着。一方面我们不要希望别人全能而把不合适的事交给他们;另一方面我们要提升自己全方位的能力,以便兼容不同能力的人最终成事。很多时候和别人共事时做不成事,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兼容能力不行,只能要求别人有更高的能力来兼容自己。

三、靠谱度

一个人好相处、能力尚可,我们很可能潜在会想和其关系更进一步。这阶段我们考虑的不再是他的能力等,而是其人品、他靠谱不。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大家可以问下自己下面这六个问题:

其说过的话可信度有多少?其有条件作恶时能坏到什么程度?其心理崩溃点在哪里?抗压能力在什么程度?跟其说的秘密能被保守吗?事情交给他他能办好到什么程度?把自己或别人托付给他能放心吗?

这几个问题都是没有明确的是与否的答案的,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有人可靠度高、有人可靠度低而已。

另外不要去刻意制造条件考察别人,尤其是考察别人的人品。有句话说的好:不要去试探人性。如果你不能从别人的日常细节中得出大概结论,那你多半在这方面不是智者,那还是老老实实地准备接受社会的磨练吧。

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要简简单单地说一个人善不善良、能力强不强、靠谱不靠谱;善良程度达到与之交往底线,能力强到能和他一起做成当下的事,靠谱到能托付就行了。过于优秀你未必承受得起。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要去苛求别人方方面面十全十美,很多时候我们没遇到自己认可的人,更多的是因为自己还不够优秀,没吸引到同类。说白点就是你不配!和善良的人相处,聪明人共事,找个靠谱的人共度余生,仅此而已。

至于颜值才华啥的,这是以上三点锦上添花之物,当当点心就好,倘若你把它当主菜了,以上内容就当我没说。嗯,为自己的丑和身无一技之长找到了个好理由……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这点还可以、那个也还行,就是感觉啥也不突出,没啥优点。好尴尬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