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后的贵族为什么就消失了?到底是什么原因?
2025-08-09 07:01:24 世界杯女排决赛自夏朝建立国家制度以来贵族便存在,它们在春秋战国时期蓬勃发展,但在隋唐以后,贵族阶层突然转弱,甚至中国之后的历史中逐渐消失。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带大家回顾一下中国一些著名的贵族家庭。 夏朝有夏启家族,商朝有商汤家族,周朝有姬发家族,春秋战国有晋国六卿、郑国的七穆;到魏晋南北朝的几大世家,诸如王谢袁萧氏;再到隋唐的五姓七望贵族。 隋唐时期,贵族达到顶峰,包括李世民也是贵族,而且是贵族中的贵族。
李世民为什么说自己是贵族中的贵族? 让我们看一下李世民的家庭关系表。 我们首先谈到李世民的曾祖父,,曾祖父是当时西魏的陇西郡公,北周建立后受封唐国公。 祖父李昺承袭了曾祖父的爵位,受封御中正大夫并加封柱国大将军。
而到了自己的父亲李渊更是不得了,7岁七岁袭封唐国公,历任三洲刺史和迁卫尉少卿,还担任过当时军事重镇太原太守,。 除了世袭头衔,李渊还是皇室的亲戚。 隋文帝的皇后是独孤皇后,而孤独皇后恰恰是李渊的姨母。隋炀帝杨广就成了李渊的表兄弟,有着这层关系李渊更是深得信任和重任 因此,就目前而言,用现在的话说李世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然后由他建立的唐朝就是由贵族出身的皇帝和贵族出生的臣子组成的王朝。 这里引用《中国社会史》一书中的一些关键数据:“从唐肃宗到唐朝灭亡期间担任过宰相的一共有179位,其中出生于士族、门阀有143人,占80%;出生于中等家族的有22人,占12%;而真正的平民宰相只有12人,占7%。”这是一组极为关键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唐代的核心基本上是由贵族组成的。
强盛如唐朝的贵族阶层有是怎么样走向衰弱的呢?科举制度成为贵族逐渐消亡的第一个垫脚石。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改变了原九正中正制度世袭贵族的绝对地位。 因此,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贵族阶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平民开始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时间轴拨到宋朝,寒门已经开始成为“天子门生”,贵族踪迹难寻。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虽然是武将也是武力夺权的帝王帝,但清醒地意识到了唐末五代十国的政治弊端,开始重视文学并鼓励阅读。 到了宋高宗更是发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号召,不仅提高了读书人的地位,而且扩大了官员的入职率。 可见从宋朝开始宋朝的统治者是十分的重视寒门士子和各个阶层的读书人,在贵族不堪大用的时候,寒门入仕的平民阶层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以上是我们从制度上解读贵族衰弱的原因, 贵族阶层的衰落还具有历史选择的必要性。 其实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贵族就已经开始展现出衰败之象,很多的贵族子弟因为是世袭,无论有无功绩,他们仍然可以稳固地坐在祖先的座位上,没有生存的压力,他自然会轻松自在地学习和乐趣。 真正给这些唐朝贵族下一剂猛药的是黄巢。黄巢是唐末的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同时还是一位嗜血的杀人狂魔。 公元880年,黄巢攻占长安的时候就曾下令屠长安城,长安城白骨成堆而大唐的朝中贵族几乎都在这次的屠城中被赶尽杀绝。
尽管黄巢叛乱分子后来平息了下来,但唐朝的贵族制早已不复存在。 给唐朝贵族下第二剂猛药的是朱温,计划谋朝篡位的朱温也是嗜杀的一位主,也是嗜血之道,再次对唐朝的贵族进行清洗。 中国贵族此时可能进入集体破坏的状态,在随后的频繁战争中,这些贵族几乎消失了。如上所述,我们将会发现,中国贵族的灭亡既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所制定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替代作用,。而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就是唐朝,唐朝此后再无贵族,一个平民的时代开始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